2018-05-25
据经济之声《天下财经》报道,在业内有“信联”之称的百行征信5月23日在深圳正式挂牌成立,在拿到央行首张个人征信牌照之后,这是百行征信跨出的实质性一步。有分析指出,个人征信发展迎来“里程碑”,未来个人信用报告将不再是“央行专属”。百行征信的成立不但可以对央行征信发挥补充作用,满足日益强大的互联网金融需求,更有利于中国个人征信市场发展,助力构建“信用中国”。
首张个人征信牌照落地 将对央行征信形成重要补充
“征信联盟”百行征信上线了。新成立的百行征信公司,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是其最大股东,持股36%,另外8名股东包括芝麻信用、腾讯征信、前海征信、考拉征信等各持股8%。央行颁给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牌照有效期是3年,至2021年1月31日。
市场对于百行征信的“落地”,可以用“望眼欲穿”来形容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这是我国第一张个人征信牌照,可以与征信领域“正规军”央行征信中心形成互补。眼下,互联网金融、非银行系统金融领域发展活跃,但领域内的征信体系基本空白,金融风险屡增。
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吴庆表示,个人征信牌照就像给个人评级,信用评级可以成为身份标识,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给金融机构,金融机构根据个人评分,决定和个人开办金融业务。征信结果会给金融机构很大的帮助。
市场化个人征信开启 将提供个性化、深入服务
数据显示,央行征信中心覆盖大约8亿人,其中具有征信历史数据记录的人群仅有3亿。覆盖央行征信没有覆盖的领域,这是百行征信要做的,也是市场“望眼欲穿”的直观需要。而与央行征信形成互补,换种说法是打破央行征信在这一领域的“垄断”,开启市场化的个人征信。这是市场“望眼欲穿”的内在追求。
拉卡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陶然认为,人民银行是我国整个信用建设的基础建设,在这个基础建设之上,针对不同需求、不同行业还要提供很多个性化的、深入的服务。
监管牵头 个人征信牌照走市场的路要守好底线安全
个人征信牌照的“落地”背后透露出监管层的谨慎。事实上,百行征信持股8%的8家股东早在2015年便接到央行通知,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,但牌照迟迟未发。央行相关负责人曾对此回应指出,“8家进行个人征信开业准备的机构没有一家合格。”理由是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。直到2018年1月,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,8家征信机构共同注资的“征信联盟”成立。
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吴晓灵指出,对于刚刚放开的市场化个人征信来讲,最重要的是经得住数据安全考验。数据利用和价值挖掘不能以牺牲个人人格权、财产权为代价,只有构建数据保护制度,促进个人数据在保障有利的制度框架下发挥更大的价值,征信市场才会拥有稳定发展的基础。
业内分析认为,个人征信市场的未来是打造“信用中国”,百行征信联合多家机构共享个人征信数据,打破信息孤岛,这对打造中国的“信用时代”具有深远影响。因此百行征信被寄予厚望,或在未来能与央行征信进一步打通数据,成为助力“信用中国”的建设重要力量。